管理哲學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資訊 > 管理哲學

MBA管理:四季酒店的服務管理戰略

點擊:1560 日期:2013-10-14 選擇字號:

  自1961年擁有第一家上百間客房的旅館至今,四季酒店集團服務至上的經營曆程,迄今爲止,創始人伊薩多·夏普(Isadore Sharp)基于質量追求定下的服務 “黃金法則”——待人如己,50多年裏已然沈澱爲其文化基因,同時鍛造出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機制,保證其落地和見效。此外,無論是進行開疆辟土國際化,還是遭遇無法預料的挫折危機,四季酒店都藉此扮演了業界的“奢華”標准引領者角色,並且不斷推陳出新,讓上述商業領域的兩種常見情形,在其行業內外同時上演。

  開篇>>>

  索骥戰略

  三個十年,

  兩次轉型

  從建築運營商

  到高端酒店管理型公司

  1961年,當我在建造第一座酒店時,我根本不懂酒店業。我唯一的專業經驗就是建造公寓和房屋。我僅僅是一個建築商,而這座酒店則是我要建的另一棟建築。

  1961年,一家汽車旅館在加拿大多倫多落成,並且很快大獲成功,這便是四季酒店曆史上的酒店“頭胎”。建造它時,年輕的建築師伊薩多·夏普(Isadore Sharp)30歲,算是子承父業,距離從瑞爾森科技學校(現已升格爲大學)建築專業畢業將近10年。距離接管承包商父親馬克思·夏普的馬克思·夏普父子公司,簽訂住宅、公寓樓合同,繪制建築圖紙,然後蓋出實實在在的房子,也差不多同樣時長。這期間,夏普積累了大量建築運營商經驗,包括租賃員工、負責銷售以及融資。
  真正涉足酒店業,要追溯到1955年。與新婚妻子的旅行經曆,以及恰好承接汽車旅館建造項目,讓夏普有了建造汽車旅館的念頭,覺得它不難成功並且利潤可觀。不過,從動念到付諸實踐,又經曆了漫長的過程,因爲要遊說投資人、物色地址和建築師、籌備開業宣傳等等,時間一晃就是五六年。但當第一家以“四季”命名的汽車旅館終于舉辦新鮮的開業典禮,它以出乎意料的速度收獲成功。

  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大規模進入酒店業的夏普,在此前的近10年裏,建造了衆多樓宇,但1961~1970年約10 年時間裏,馬克思·夏普父子公司一共才開張3家酒店。相比單純地承接建築項目,建好一幢又一幢房子,開設一家又一家新店是個龐雜的工程,因此也要求更長的運作周期。夏普回憶道:“甚至在第一家四季酒店取得成功以前,我就在爲建造第二家酒店尋找合適的地點。”

  首戰告捷予以夏普非凡自信。兩年之後,也就是1963年,命名爲花園酒店的第二家店在多倫多開張。緊接著一個更爲漫長的新店籌備期之後,夏普的第三家酒店落在了倫敦,而且還是一家五星級酒店。它來得頗爲不易,期間包括長達4年的試探、討論、談判,然後是約兩年的建造期,最終開業是在1970年。

  以倫敦酒店爲起點,優異于人的服務讓其很快打敗了周邊的衆多五星級酒店。這不但是四季酒店集團(簡稱四季)第二個10年的輝煌戰績,也是整個四季曆史上極具標志性的事件——夏普具備了轉型的基礎,從建築運營商轉向酒店運行商。但確切地說,這時候的四季創始人,大多數時候還認爲自己是建築運營商。真正開啓第一次轉型的契機,是在此後約4年溫哥華酒店資金吃緊時。那一階段,四季旗下相繼新添了10家加拿大酒店,同時開啓了美國市場,而1979年華盛頓四季酒店開張——這是第一家以“四季”品牌命名的酒店,也正式開啓了四季自主品牌經營之路。

  到第三個10年,四季品牌開始大展拳腳。在美國十幾座城市都有四季酒店的身影。約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四季已經不滿足于酒店運營商角色了,它的新目標是轉型爲一家高端酒店管理型公司。如願以償發生在1992年收購麗晶酒店,這促成了四季第二次成功轉型。此後,整個專注于擴張的20世紀90年代,以及21世紀前10年,無論是北美、歐洲、亞洲,還是酒店、度假村、公寓物業(這在當時仍是一個新興概念),這個定型一直未變。
  這30年的時間裏,四季將酒店管理服務做到極致並持續保證領先。四季所定義的奢華酒店,建築或物品是其次,金牌服務標准和水准才是所在,它也是四季經驗裏被譽爲高准入門檻的競爭優勢,因爲這要求相應的人群、價值觀、管理機制合力才能實現。如果在四季的質量、服務、文化、品牌這四根支柱之後,再加上一根支柱的話,如同夏普所言,那無疑是極致服務遙遙領先。

  Part1 >>>

  極致服務

  立競爭優勢

  待人如己,

  四季“黃金法則”確立

  “只有一件事妳能控制,就是妳的態度。”——伊薩多·夏普 四季酒店集團創始人

  夏普堅信,管理只基于一個簡單的目的——取悅顧客。如果爲顧客提供更多的價值,那麽終將會給酒店帶來利潤。夏普決心把公司打造成世界上最頂級的酒店集團,但他的大多數員工並不以爲然。怎麽辦呢?

  20世紀80年代的前半部分時間,四季酒店幾乎都用在了清除服務提升之路的障礙上,並且,最終與那些認爲夏普“另類”、信條應遵從于公共關系部門的很多主管們,以及那些破壞四季酒店信條的主管們分道揚镳。

  專注經營最好的酒店

  著名管理學大師、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院長羅傑·馬丁,曾經這麽評價夏普說:“伊西(夏普的昵稱)有這樣一種能力——權衡兩個對立的想法,隨之得出一個合成的點子,這比之前任何一個都要好。”兩次戰略轉型,也是這一評論的注腳,盡管過程一次不比一次輕松。

  以第一次轉型爲例。早在70年代初期,跨越歐美同時在多倫多、倫敦的經營,讓四季酒店得以比較傳統酒店和最高級酒店的經營差異。兩相比較,夏普認識到自己真正想要做什麽——建造世界最頂級的酒店集團。但真正明確要轉型,是經曆1974年前後溫哥華酒店資金風險之後。當時,四季同時投資喜來登中心、卡爾加裏酒店、溫哥華酒店3家,資金鏈在突遇通貨膨脹後告急。多方權衡,夏普賣掉了喜來登中心的股份,用以解救資金超支的溫哥華酒店。
  這不但讓夏普意識到運營風險控制的重要,還促使其商業模式轉型。1977年,當成功收購芝加哥的一家麗思-卡爾頓酒店後,四季酒店轉型做酒店運營商的想法明確下來。同時,酒店開發商也開始與他們合作,四季必須考慮自己的競爭力何在。

  那時候,假日酒店集團已經在美國公路市場上創建了一個帝國。他們先是推出標准間,然後打出了“最慷慨的酒店”廣告,成爲第一家向顧客免費提供嬰兒床、狗窩、飲料和冰塊的酒店。萬豪酒店集團則占領了另一個新市場,在城郊結合區,它填補了汽車旅館和舊市區酒店的空白。

  夏普相信,四季酒店也能做得一樣好,甚至更好,前提是必須做到與衆不同。“環顧四周,許多豪華酒店都是獨立運營商在經營。他們輕而易舉得到這些酒店,但卻不能與時俱進。而那些大名鼎鼎的競爭對手,都同時經營著一流、二流、三流的各式酒店。這意味著,四季酒店將會成爲美國第一家專注于高端市場的連鎖酒店集團。”

  兩位四季的早期投資人穆拉伊和埃迪,卻並不認同夏普建造世界級酒店的看法。他們覺得這是夏普妄自尊大:“妳在縮小妳的目標市場。妳要怎麽操作?誰能提供妳需要的那麽多錢?從來沒人願意爲一間酒店客房付這麽多錢。”大多數高管贊同投資人的意見:“沒有其他公司這麽做,看看威斯汀、萬豪以及喜來登酒店。他們將酒店細分爲三星級、四星級以及五星級,看看他們現在經營得多好。”

  但是夏普決心已下:“我們不再滿足每個群體的需求,我們將專注化,只建設高質量的中等規模酒店,不管建在什麽地方都要被認爲是最好的。”

  他打定主意賣掉任何不能達到要求的酒店。不久,他就將四季汽車旅館租賃給另外一家運營商,並在幾年後,又把在卡爾加裏以及貝爾維爾的四季酒店出售了,還終止了以色列內坦亞市四季酒店的管理。這是狠心的決策。

  內坦亞四季酒店建于20世紀60年代後期,主要由夏普的父親,以及一些想爲以色列做點實業的富人朋友們出資所建。這座非常富麗堂皇的酒店,建造的初衷源于夏普的父親,爲了在他所熱愛的土地上擁有第二個家,他給出了這樣一個移民情感上的承諾,同時也支持了以色列的旅遊業。
  這座酒店很成功,每一間公寓都賣掉了。遺憾的是,它的確不符合四季酒店的新標准。

  對于夏普放棄這座酒店的管理,以及將名字從他最鍾愛的建築項目中除去,父親雖然沒有說什麽,但確實被傷害了。直到多年後,夏普回憶此舉還非常後悔,意識到當時自己應該說“這座特別的酒店不需要達到標准”。

  服務的“黃金法則”初見

  那是一個痛苦的教訓,教會這位創始人做決定和判斷時要三思。但這件事並沒有動搖他的信念——建造世界最頂級的酒店集團。這時候的夏普,完全是個有著明確目標的酒店運營商,他相信,自己在倫敦建造了酒店,也能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成爲最優秀的。

  堅信的力量勝過懷疑,夏普積極推行著別人認爲不可行的想法,這立刻引起又一個新問題——如何落實它們?

  要知道,夏普決心把公司打造成世界上最頂級的酒店集團,除投資人、管理層的反對之外,他的大多數員工也不以爲然。這都可以理解,因爲當時的四季,海外只有倫敦酒店這一家,即便在加拿大,四季的酒店還沒有統一命名,品牌距離家喻戶曉,也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與之對比鮮明的是,那些被夏普誇下海口要打敗的世界級集團,每一家都擁有成百上千的酒店。

  夏普知道競爭對手會怎麽樣看四季酒店,但這反而讓他感覺良好。因爲在倫敦,被他打敗的酒店都是屹立于世界頂級品牌之林的。他很清楚該怎麽做:如果能夠專注化經營,專門服務于一類酒店顧客,四季酒店肯定會擊敗那些做不到的公司。所以,在與公司主管的一次會議上,當他們問如何操作時,夏普告訴他們:“我們要以質取勝。在競爭戰略上,質量是極重要的。”

  “但是我們如何控制質量呢?”有人問道。

  “我們不是去嘗試,”夏普說,“我認爲質量控制是用詞不當。質量並不能通過精密評價體系、檢查體系或質量訓練達到。大多數公司正是由于他們所謂的質量控制而失敗,因爲欠缺考慮顧客是怎樣看的。對顧客們來講,他們只購買那些能夠最大化利用他們金錢的東西。”
  四季的顧客最重視什麽?夏普的線索,是倫敦四季酒店的成功經驗。“根據我們所有的研究和反饋,倫敦四季能帶給顧客享受、舒適的感覺,能夠提供其他人沒有的娛樂設施。最重要的是,我們爲顧客提供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提供的優質服務。

  “但是每家酒店都提供服務。”員工爭辯道,“看看他們的廣告:微笑員工,至誠服務。”

  “妳是對的,”夏普說,“他們都這麽說,並且也經常這麽做,但依照的是他們自己的標准。我們要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做,並以此聞名遐迩。”

  爲此,夏普專門就服務事宜向麥當勞取經。在麥當勞新雇員的訓練基地,夏普待了一天,在那裏看他們的錄像並聽講座。讓他困惑的是,差不多每個月,麥當勞都要變動其電視廣告,但是他們給新員工展示的錄像,卻至少已經有15年的曆史了。

  這讓夏普突然意識到,一旦妳有一些東西已被人們認定,妳就無需反複提及;意識一旦形成,就牢牢紮根了。四季酒店的服務情形,雖然遠比麥當勞複雜,但也完全可以遵循相同模式。接下來的周會上,夏普對高管們說:“我有一個想法想實施。爲了管理好我們的員工,使他們可以爲顧客提供個性化服務,我們應該像我們期待他們對待顧客那樣對待他們。”

  以質取勝從服務細節開始

  主管們誰也沒有嚴肅對待這件事,他們認爲,酒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利潤,法規和監管才是控制員工表現的手段。事實上,這也是當時所有商業領域的辦事方式。夏普想做的,會把這種盛行的管理方式顛覆——提倡有奉獻精神的員工優先使用,這在態度、理論以及實踐上,都是一個徹底的轉變。在夏普看來,倫敦酒店已經證明:四季的管理只基于一個簡單目的——取悅顧客。如果爲顧客提供更多的價值,那麽終將會給酒店帶來利潤。

  面對大家的如此反應,夏普稱:“不是我們所有的酒店經理都能按我說的做,這我一點都不意外。所以,當我到我們各個酒店視察時,我總是重申‘以更好的服務爲目的’,重視任何階層的員工。”最初這段推行期,夏普像個傳道者一般,常常發表激情演講。
  每家酒店每一天,離不開每一個人

  堅定專注領域和實現路徑後,在一次全體總經理的會議上,夏普說:“現在,妳們在管理中的挑戰,就是要實現成爲最頂級酒店的目標,這就要妳們到金字塔的最底部,激勵薪酬最少的員工,讓他們自己認識到,他們不再是普通的工作人員,而是代表著公司爲顧客服務,累積我們的顧客群。”

  在夏普看來,通過法規或者管理來控制質量,都只能使服務機械化。“我們需要員工有能力,並且願意應對任何突發狀況,他們應該是那些能夠及時出現在現場,解決甚至預見問題的人。而這意味著肩負責任的同時擁有權力。”
  有些管理人員照做了,因爲他們認同並相信夏普的戰略會有收獲。另外一些人則認爲,難度較高的目標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對此,夏普從自己的經驗看,認爲情況恰恰相反,因爲員工們通常希望可以不辜負期望。不管是底層人士還是高層人士,人們內心對工作的態度都一樣——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從而得到滿足感。

  還是有些總經理和高級管理人員並不認同。他們有的是不想培養那些可能成爲他們的競爭對手、目前職位還較低的員工,有的是仍然視員工爲一項開支。“那只是會計的鬼把戲,”夏普反駁說,“書中可能講到,員工支出占到了費用中的最大塊,但它並沒有指出員工也是收入中最大利潤的創造者。而且,老員工是顧客情況的數據庫,新員工的行爲榜樣,還是系統建設的建議者——總而言之,是我們附加值的最好源泉。如果雇員真的在努力工作,那麽他們就不是支出,而是資産,而且是我們的主要資産。”

  在視察每座酒店的過程中,夏普與所有的經理會面交談,看他們在培養和激勵員工上做得怎樣。他也與酒店基層部門負責人交談,從而發現有些管理人員還是實行控制手段。由于利益沖突,員工的行爲也一如既往,沒有改觀。

  夏普感受到自己的想法難以被良好執行。他想要的最理想狀況,是能夠全員動員。這意味著不只是部分經理,而是全部經理都必須成爲行爲榜樣,必須通過經理們的行動來傳達一種理念:要致力于質量以及客戶關系的提升,要把基層員工放在利潤之前。公司上下必須步調一致。

  雖然所有五星級競爭對手,都只是在某段時間保持著優質服務,而夏普要求,如果不能確保每家酒店的每一天都能提供最上乘的服務,四季酒店就永遠不能建立起世界級的聲譽。爲了競爭,夏普號召公司所有人都必須學習麥當勞創始人雷·克洛克對待漢堡包的態度。因爲在解釋爲什麽麥當勞可以成爲世界競爭者龍頭時,克洛克說:“我們對待漢堡包的態度比其他任何公司都認真。”

  強制執行

  四季酒店堅持提升服務,盡管服務質量提升速度緩慢。這樣的情形延續到1980年,情況仍不容樂觀。當一些經理在說“這些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價值觀”時,另外一些人則繼續說“算了吧”。
  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信任,也是夏普心裏的最大症結。他回想起自己還是一名年輕建築商時,曾與工人肩並肩工作,一起在雨中挖渠灌水泥,當他必須離開時,工人們仍會繼續工作,就好像自己還在那裏,他們知道,這是夏普在信任他們的能力。眼前的四季缺乏這個,因此,在整個公司建立信任同樣緊迫而必須。

  夏普覺得自己已經沒有時間了。優質服務不是一次事件,必須變成全公司的慣例。爲了打造一個不斷提供優質服務的團隊,他無法容忍。夏普的第一步很清楚:在全公司自上而下灌輸一個明確目標,但首先需要成文的價值觀,還有一些能作爲基本准則的東西凝聚人心,可以讓每個員工清楚公司期待他們怎麽做,並以此爲出發點,所有人都能問自己:“這項交易、這個決議、這次行動是否與我們的價值觀契合?”

  夏普正式督辦落實。每家酒店都有一個計劃委員會,那就是他所要見的人。大約8個人圍著桌子隨意坐下來,夏普發給他們人手一份資料,要求大家討論如何做到關愛下屬,帶著真誠和尊重對待每一個基層員工。與此同時,像個福音傳道者般,夏普每次酒店巡視都不斷地複述、澄清、延伸服務宗旨。他的工作職責,就是讓每一層級的員工關注到一點:員工要取悅顧客。同時,也讓所有經理明確一點:管理者要取悅員工。

  夏普提出,對待一線員工就像精英團隊中的成員,讓一線員工設立更高目標——零錯誤。這樣做,不是說錯誤可避免,而是錯誤發生後不要互相指責,更重要的,在于鼓勵員工超出自己的職責把工作做更好,比如遇到麻煩時,將埋怨轉化爲新的服務機會,這樣,顧客記得的不是埋怨而是成果,並是向著令顧客百分之百滿意的目標靠近。

  他宣布,任何人不照此行事的話就將被開除。後來,夏普不得不裁掉一些高層領導——酒店總經理以及辦公室高層。雖然他們中有一些人非常專業,但是公司的價值觀必須淩駕于任何事物之上。年輕一代員工替代了大多數對此有所懷疑的人,而他們都接受了夏普的想法。

  強制貫徹信念,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在夏普看來,這也是自己做出的最爲深遠的決定——對于管理層來說,毀掉信譽最快的方法就是言論上說員工優先,而在實際行爲中卻將他們最後考慮。與其不遵守,還不如不要提出任何價值觀。
  專注高級酒店品質——明確以服務制勝——爲保證服務貫徹“員工要取悅顧客、管理者要取悅員工”價值觀,這就是四季“黃金法則”誕生的路線。如今,它已濃縮成“待人如己”四個字,作爲四季的價值核心。

  而基于此建立起來的信任關系,不僅解決了最初的大症結,還慢慢塑造了員工的態度,讓他們慢慢從自我保護、自我關注,轉變爲關注公司整體。現在,每家酒店的每個部門,都會選出一位員工代表。每月或每季度,這些非管理層的員工與總經理會面,總經理們將通報酒店的運營數據,並且告訴他們做得是好還是差。然後,這些代表們會告訴總經理,他的同事們有哪些可以使工作進展得更好的想法,比如避開潛在危機、把握顧客的喜惡、建議系統流程化,它們幾乎涵蓋一切有助于或有礙于工作的內容。總經理會將想法彙總給部門經理,由部門經理給員工布置任務。這樣,員工幾乎不會感到他們在盲目工作,或者經理不關注他們。

  結語

  交流是雙向的。酒店總經理們所承擔的責任,不僅僅是去教育員工。在每家酒店,四季都會在全體會議上把季度結果傳達給大家。尤其在生意周期性低迷時期,員工傾向于假設最糟糕的情況,公司會向所有員工通報酒店的運營數據和預期。得益于開放的環境,公司總能澄清那些會引起擔憂的謠言。

  貫徹核心價值方面,夏普自己也身體力行。在巡視各家酒店時,他花在客戶上的時間與在一線辦公室的一樣多。他對員工的抱怨給予的關注,如同對待顧客的抱怨一樣。在酒店升級的時候,公司首先升級員工的設施。當一項報告顯示倫敦酒店員工對工作環境設施有所不滿時,公司在3個月內就鋪設了新地板,布置了新儲物櫃,安裝了新淋浴設備。

  黃金法則逐漸成了公司的試金石。在其指導下,一個新型經理機制已經成型:一個溝通機制,而不是命令機制;一個教練機制,而不是警察機制。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管理信息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om.hk/news/management-philosophy.html

 

評論信息

暫無留言!
發表評論
姓名:
內容:
驗證碼: 點擊換一個 看不清?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爲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産品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4.不支持HTML代碼且留言要通過審核後才會顯示,請勿惡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