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學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資訊 > 管理哲學

職業經理人培訓:什麼時候可以借錢?

點擊:1193 日期:2017-12-26 選擇字號:

我常常提醒創業者不要輕易的借錢創業,尤其是早期網路創業者。雖然政府提供了不少創業貸款,但那些其實不是很好的資金來源。早期網路創業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行為”—— 至少需要投資你的時間與機會成本,用貸款這種務必要連本帶利歸還的資金來支助,其實是非常不搭的創業方式。

 

換句話說,當你把錢借來,拿去花費在裝潢、房租、水電、早期產品開發、人事成本等這些不知道何時會產生利潤的費用上時,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些花掉的本金,不但將來必須歸還,而且每過一天,就會有更多的利息被加在必須歸還的金額上面。

 

但也相對的,另一種狀況下,貸款不但幾乎沒有危險,卻可能是最好的資金來源,那就是當你把借來的錢花費在資產,而不是費用上面時。舉例來說,假設你經營的是早餐店,每天早上門口都大排長龍,三明治做來不及賣,導致許多不想等的客人放棄走人。這時候,如果你去跟政府借創業貸款,拿來添購一套烤箱、鐵板設備,用以增加三明治的製作速度,那其實就是把借來的錢投資在資產。

 

假設這套設備的成本是 10 萬,銀行貸款年利率 6%,那每個月的利息支出就是 500 元台幣。再假設你平均每賣一個三明治可以賺 5 元,那這套新設備只要每個月能幫你多賣 100 個三明治,也就是每天多賣 3.3 個,那就可以把利息錢賺回來。如果你每天能因此多賣 13.3 個三明治,那多出來的 50 元利潤,就是多賺的。如果每天都可以多賺 50 元,那一年就可以多賺 18,250 元,也就是 5.5 年後,你就可以把借來的 10 萬元本金通通還給銀行。還款後,這套設備未來所有產生的三明治利潤,就通通是你的收入。(當然這裏面還要考慮折舊的情況,不過為了簡化起見,今天先假設這套設備可以持續使用非常久,暫時不用考慮折舊。)

 

而假設你跟銀行借了錢,但過了半年之後,卻發現客人突然不吃三明治改吃廣東粥,那沒關係,你還是可以把這套設備轉手賣給其他早餐店。即使是要打 8 折賣掉,你實質需要補貼銀行的也只有 2 萬元,而不是 10 萬元全部。相反的,如果隔壁的餐廳也跟銀行借了 10 萬元,但他們並不是把借來的錢花在設備上,而是把它花在美美的裝潢,結果開張後發現客人不來,不久之後不堪虧損決定要收起來,那這時絕大多數的裝潢花費是無法轉讓的,換句話說,這個餐廳的老闆必須要自掏腰包,想辦法把 10 萬元的借款還給銀行。

 

所以明確的生財能力市場價值,就是資產費用的兩個最大差別。資產是用來生財的,如果你不用了,往往也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轉讓給其他人拿去去生財,所以跟銀行借錢來添購資產,是合理的方法。而費用的生財能力往往是比較不明確的,尤其是早期的產品研發費用,在確定市場願意買單之前,這些費用的回收機率是無法預估的,所以拿必須要還的貸款來支付,是不搭的資本架構。

 

而回到互聯網業,在過去,伺服器可以勉強被當作生財設備 (雖然折舊速度超快)。但現在進到了雲端時代,連 Servers 也沒有人在買了。因此在網路業可以被當作資產的東西也越來越少 — 一個好網址或許是僅存傳統上可以被歸類為資產的東西,但當 PC”的行動設備越盛行,URL 也將會越來越不重要。

 

但除了傳統型態的資產,網路業裡面還有另一種東西,是具有生財能力,也有「市場價值」的,那就是會產生營收的用戶”(或者,更好的是會重複產生毛利的用戶”)。當你的產品已經具有賺錢的能力,也知道平均每個用戶的終身貢獻值 (LTV, Life-Time Value) 時,你就等於找到了具有的生財能力的資產。接著,如果你也知道這些資產的購買成本,也就是用戶的平均取得成本 (CPA, Cost Per Acquisition),並且這個成本是小於他們的終身價值時,那,你就有了一個可以投資的機會,也就是可以考慮貸款來支助的時候。因為當你把借來的錢拿去買用戶,你知道有很大的機率,這些用戶未來會產生足夠的利潤,讓你可以歸還本金和利息,這樣的風險與報酬組合,就是合理的。

 

 

本文轉載自機電在線

評論信息

暫無留言!
發表評論
姓名:
內容:
驗證碼: 點擊換一個 看不清?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爲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産品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4.不支持HTML代碼且留言要通過審核後才會顯示,請勿惡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