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叫做: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只有變。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少企業的經營思維開始轉變,我們也可以看到BAT(百度、阿裏巴巴、騰訊)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行著跨界經營,他們利用互聯網平臺思維觸及了通訊業、零售業、地產業、金融業、傳媒業,甚至是打車這樣一個小小的生活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這說明互聯網時代有它與眾不同的服務行銷思維,如果在這樣一個時代下你的企業還不願意學習,那麼你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諾基亞、下一個柯達。同時,我們說互聯網思維下的服務行銷是什麼?他和傳統的廣告區別在於可以實現“零成本的服務”和“精准化的行銷”,通過互聯網思維,不但可以節省企業運營成本,也可以讓我們的服務行銷變得更加的精准化和擴散化。這就是我們開設這堂課的目的。
Ø 學習“互聯網+”和“+互聯網”的區別和模式;
Ø 掌握互聯網體驗行銷、電商行銷、事件行銷、參與行銷、微信行銷等方式;
Ø 通過典型性電商與非典型性電商的比較,看互聯網思維下的電商玩法;
Ø 解剖互聯網優秀企業的組織變革,尋找互聯網企業盈利基因。
教學過程中運用大量生動且具有實戰意義的案例,將對你的思維帶來新的衝擊和啟發,講師語言生動幽默,多次達到“全場無尿點”的效果。
課程大綱:
前言:從兩場著名的賭局說起
賭局一:2012年12月王健林VS馬雲
賭局二:2013年12月董明珠VS雷軍
“互聯網+”VS“+互聯網”
一、互聯網的基本理念
(一)什麼是互聯網思維?
(二)互聯網的三大特點
1、去邊界化
2、去中心化
3、去仲介化
(三)互聯網事業發展的基礎是互聯網精神
互聯網思維就是一種生活狀態:開放、互聯、分享、創新、娛樂
二、互聯網五大行銷思維
(一)體驗行銷
1、用戶VS客戶,有什麼區別?
(例:小孩子買鞋)
2、需求VS體驗,哪個更重要?
(例:送項鏈)
(1)體驗是二次銷售額關鍵
(例:中信書店的體驗式服務)
(2)利用六覺法創造良好的用戶體驗
(例:水手碼頭餐廳的六覺法行銷)
(例:ROSE ONLY)
(例:褚橙)
(3)良好用戶體驗在於滿足用戶內心深處細小的痛點
(例:三只松鼠)
(二)電商行銷
1、魚餌行銷法(新用戶開拓):釣魚是魚餌重要還是魚線重要?
(1)魚餌的構成
A、感性體驗的產品
B、理性的產品資訊
C、第三方客戶見證
(2)魚餌送分法
(例:金鳳成祥)
(例:酒店送景點門票)
(例:MILKA塊狀巧克力)
A、建立更多的溝通線
B、找到你真正的忠實客戶
C、讓客戶幫你口碑傳播
(3)魚餌產品的設計
A、魚餌產品
B、信任產品
C、利潤產品
(例:哈佛艾克)
(例:淨水器)
(4)如何收集客戶數據
(例:賣牛仔褲)
(5)從別人的魚塘去抓魚
(例:印象舌尖的會員卡)
(例:布拉克傢俱的“魚餌整合術”)
思考:想一想你應該去誰家的魚塘撈魚?
2、鎖鏈行銷(用戶重複購買):客戶重複購買
(1)明確鎖定客戶,瞭解客戶的購買能力
(2)抓住用戶心理,設計重複購買的活動
A、全套裝、全年裝
B、會員卡
C、充值卡
D、套餐卡、折扣卡
E、代金券
(3)找到一個由頭,讓用戶願意與你溝通
(4)通過重複購買,讓用戶記住你的微店
(例:賣鞋子的案例)
(例:餐廳的重複購買法)
(例:微信上送鮮花的求婚流程)
3、服務行銷法(用戶成為忠實粉絲):服務=幫助+關心+關注
(1)服務行銷=幫助+關心+關注
(2)如何讓用戶感動
(例:海底撈的10大特色服務)
(5)微信——客戶的CRM系統
A、個人號的四大好處:廣告量、被動接受、點對點溝通方式、精准的大數據搜集
B、流量、轉化率、重複購買率、轉介紹率、好評率
4、鋼絲行銷法(客戶轉介紹):尋找人脈樞紐,以身心靈三個層面進行行銷
(1)如何開展鋼絲行銷?
(例:六度人脈關係理論)
(2)人性的三種驅動力
A、利益驅動:贈送與其需求有關的東西
(例:百花散)
B、關係驅動
C、精神驅動
(三)參與行銷
(例:來自星星的你拍攝模式)
1、C2B模式:讓用戶參與到產品設計和創新中來
(例:小米手機是如何吸粉的?)
2、粉絲經濟:讓用戶參與到跟你品牌有關的有趣的活動中來
(例:印象舌尖端午節和母親節活動方案)
3、眾籌思維:讓你的用戶變成你的利益共同體
(例:水手碼頭的內部眾籌激勵制度)
(例:水手碼頭的月餅外部激勵)
(四)事件行銷
1、找話題:找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
(例:京東劉強東快遞)
2、抓熱點:抓住熱點引爆情緒
(例:印象舌尖幫你抓小三啦)
3、做海報:設計一款逼格很高的海報
(例:黃太吉的海報)
(例:羅永浩的堅果手機)
(例:聖米諾矽藻泥)
4、傍大款:最好能傍到一個有影響力的大款或品牌
5、擅娛樂:活動要有娛樂性和趣味性
6、引媒體:尋找互聯網強勢媒體為你宣傳
(例:娃哈哈營養快線品牌活動策劃方案)
(五)大數據行銷
1、挖掘需求:永遠不要忽略用戶的行為數據和潛在需求
(1)表像數據——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
A、潛在需求指標:搜索的關鍵字、流覽過的網頁、購物車中待購品
B、對策分析指標:網頁停留的時間、購買商品的單價、服務滿意度
C、身份識別指標:常用的物流、常刷的銀行卡、常用的送貨地址
(2)心理數據——探尋用戶的真實感受
A、心理數據一:對比效應——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
B、心理數據二:評估模式——女孩子相信是否要帶女伴
C、心理數據三:折中效應——不知是中國喜歡中庸之道
D、心理數據四:沉沒成本——人們為什麼總停留在過去
E、心理數據五:損失規避——敢不敢冒險,會不會說話
F、心理數據六:稟賦效應——敝帚為什麼自珍
G、心理數據七:心理帳戶——錢和錢是不一樣的
H、心理數據八:交易效用——網購為什麼瘋狂
I、心理數據九:錨定效應——好的起點是成功的一半
(3)性格數據——找到用戶的行為動機
(例:空城計中諸葛亮對司馬懿性格的預測)
(例:草船借箭中諸葛亮對曹操性格的預測)
2、精准行銷:開展精准化、低成本行銷
(1)關聯推薦:
(例:啤酒與尿布)
(例:淘寶賣內衣分析)
(2)廣告精准推送
(例:“小時代”電影的廣告策略)
(3)社區行銷,建立核心競爭力
(例:郵政的EMS和順豐競爭)
3、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品質
(1)提高工作效率
(例:阿裏巴巴征信系統)
(2)提升服務品質
(例:泰國的東方飯店服務)
(例:印象舌尖如何行銷天平會計事務所)
(例:人性化的關懷)
(3)實現員工的扁平化管理
(例:用淘寶模式管理員工)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