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學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資訊 > 管理哲學

成功的領導者,壹定都是人性專家!

點擊:1321 日期:2017-12-26 選擇字號:

人類追求幸福,有什麽方式呢?我總結就兩種方式,壹種妳要自己幸福,妳首先要讓別人幸福,另壹個方式,妳通過使別人不幸福而自己變幸福,我們前壹種方式就定義為市場的邏輯,後壹種方式就是強盜的邏輯。這兩種邏輯是人類有史以來就存在,但是過去和現在有壹個很大的不壹樣。人類漫長的歷史當中,基本是強盜邏輯主導,只是到了近代,市場的邏輯才超越強盜的邏輯,作為人類追求幸福的主要的方式。

  到近代以後,盡管市場的邏輯占主導,但我們仍然看到不時有強盜的邏輯,包括德國和日本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它就是企圖用強盜的邏輯使它自己國家變得富有。但是歷史證明,近代以來,強盜邏輯不可能真正的勝利,真正勝利的就是市場的邏輯。美國變得強大了,英國在美國之前變得強大了,靠的主要是市場的邏輯。而我剛才講的德國、日本想用強盜的邏輯變得強大,最後幾乎把它自己的國家毀滅了。而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什麽這兩個國家又變成了世界上最先進、最發達的國家?它是靠了市場的邏輯,也就是它生產出全世界人民喜歡使用的產品。然後它就變得富有了。中國過去的三十多年,其實我們也是在利用了市場的邏輯。

  強盜邏輯和市場邏輯,既是人們追求幸福的壹種方式,其實也是人們的壹種思維方式。在中國人來講,即使在今天,我想仍然有好多人的思維是強盜邏輯的思維。大家也不要以為,越是有能力當強盜的人越會用強盜思維。實際很多弱勢者,被別人所欺負的人,更可能習慣於強盜邏輯的思維。我們中國仍然有好多人看到國際關系,好比中美關系,如果美國得到好處了,中國壹定吃虧了,在經濟上這叫零和博弈的概念。實際是壹個政府博弈的概念,也就是所有的人的財富都可以同時增加,而強盜邏輯才是與零和博弈的概念,壹部分人富有,另壹部分變窮了。

  市場的邏輯究竟是什麽?

  市場究竟是什麽?市場的邏輯究竟是什麽?簡單總結這幾句話,壹句就是市場是壹只看不見的手,這是兩百多年前亞當•斯密提的壹個比喻,他最有名的書是《國富論》,而這是非常非正式的,

  後來人們用看不見的手來總結市場。什麽意思呢?就是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好像有壹只無形之手在影響著他,使得人類的貢獻比他成心為人類做的貢獻還要大。在市場當中每個人都在謀取自己的利益,商人想賺錢,大學畢業生想找壹個更好的工作。但是,妳怎麽賺錢,就是妳要給消費者創造他喜歡的東西。妳怎麽能夠找到好的工作?妳要給老板做出漂亮的業績來,這樣才有人雇妳。同樣,我們大學也是壹樣,我們要培養的人才能夠給社會帶來價值,他最後在市場當中,才有他的位置。這就是所謂的看不見的手,或者隱形的手


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說我們每時每刻做的事情,背後都有只隱形的眼睛在監視著我們,妳幹了什麽壞事,它壹定會記下來,妳幹了好事它也會記下來。幹了壞事壹定會受到懲罰,幹了好事壹定會受到回報,這就是我們講的市場的聲譽機制。壹個人當妳表現好,或者壹個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高,就會受到好多人的信任,然後妳可以賣得很好。如果妳想坑蒙拐騙騙別人,早晚市場會懲罰妳,沒有人會買妳的東西。消費者的懲罰也會讓妳破產的。所以做企業的人,壹定要記住,市場本身是壹只隱形的眼睛。我還有另外壹句話,什麽叫老板?老板就是找不到別人的毛病都是妳的老板,這就是老板。什麽是員工?只要別人沒有發現他的毛病他就沒有毛病。我們可以看到任何壹個企業,任何壹個組織裏面,本質上都是這樣的,壹個員工,妳可以倒過來搶,他只要按時上下班,老板沒有發現錯誤他就可以領工資,如果老板不給工資他可以去法院告他。但是壹個老板沒利潤了,他沒地方可告,他不能告消費者沒有給他錢,消費者是完全自由的,愛給他多少錢就給他多少錢,所以這就是老板的本質,利潤的本質。理解了這壹點,我們就真正能夠理解,什麽叫市場經濟。所以我總結這三句話,市場是壹只看不見的手,市場是壹只隱形的眼睛,市場是壹個責任制度。非常遺憾,我們現在好多流行的理論對市場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

  企業家做什麽:從套利到創新

  企業家的作用就是套利,把原來沒有效率的東西變得有效率,接下來說,我們套利沒利潤了,我們靠什麽?我們要靠創新。創新和套利不壹樣,我打壹個比方,妳就可以理解。好比說假如電腦市場都飽和了,不賺錢了,原來是賣電腦的人賺的是搬運工的錢,賣壹臺電腦賺的錢,沒有賣壹個餡餅賺的錢多。大家說喬布斯做了壹個創新,他生產出壹個跟電腦不壹樣的東西,就是平板電腦,他就創造了壹個新的市場,創造了壹個新的產品,這就是叫創新。從古到今,創新都存在,但我們人類真正的創新是從過去兩百年來的,我們今天使用的這些東西,兩百年前幾乎都不存在。我們今天主導我們產業的大量的東西,我們日常用的東西,手裏拿的手機,不要說兩百年前,30年前我們都沒有的,這就是創新的結果。創新是熊彼特的東西,就是壹百年前,熊彼特領域發展提出來的,至今是最權威的。我們現在講的管理,還可以包括什麽,商業模式,都可以為創新。創新說來說去,看起來很復雜,但我認為基本的理論很簡單,就兩條:第壹,妳有沒有可能提高這個東西對客戶的價值;第二,有沒有可能降低他的成本。提高提高客戶價值,包括原來的產品的改進,也包括原來完全沒有的,沒人需要的妳讓它變得有需要了,妳要知道這壹點了,就是妳要對人性有壹個很好的理解。所以我說,壹個成功的企業家、領導者,壹定是對人性有最透徹理解的企業家。無論是比爾•蓋茨、喬布斯還是馬化騰、馬雲這些人,他們都對人類人性有著特殊的了解。這個理解不需要做市場調研的,好多管理學教授還告訴說,妳要了解人們思想,怎麽做市場調研,妳的產品還沒有的時候怎麽做市場調查研究?人類的進步就是使得市場創新帶來的好處,歸更多的人所分享。我曾經提三類企業家,第壹類就是我剛才說他要創造壹個新的產業,新的產品的人,第二個就是滿足市場上已有的需要的企業家,第三類就是訂單生產。我說人類企業家本身就少,第壹類企業家就更少,中國的少之又少。中國有多少人稱得上這壹類企業家我不敢說,但是我知道有那麽幾個,但是我不敢說得太多。壹定要理解創新和模仿的不壹樣。套利是壹開始就賺錢,創新是壹開始就虧本,要虧好幾年。為什麽創新在金融市場的依賴如此之強?沒有人看好妳,沒有人願意跟妳投資的話,就不行。然後妳成功以後模仿者越來越多了,妳的利潤就越來越少。所以壹個企業成功就要不斷的創新,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這些都是過期的了。像柯達,為什麽叫做“創造性破壞”?最優秀的、最早生產膠卷相機的器材公司,現在沒了,為啥呢?新的數碼技術出現之後,替代了它。但是它這個過程是非常有意思的。

  還有我們現在也不用家庭錄像機,1956年做出來的時候,它的銷售價格都要五萬美元,老板說妳們必須給我做到五千美元,然後技術人員花了若幹年做出來了,老板又說必須做出500美元的。因為達不到500美元不會有市場,所以5萬到500就是原來的1%的成本做出來,這就是創新。妳看這要花多大的代價,所以創新壹開始經常是要虧損的。還有好多其他的故事,我要給大家講壹個。現在好多年輕人創業、創新,什麽賺錢做什麽,這是壹種思維。真正的創新的人,他壹開始不這樣思考,我做這個東西究竟有什麽價值?給別人帶來什麽好處?舉壹個例子,吉列刮胡刀,那時候刮胡刀用的刀片經常把臉刮破,又貴,還要磨,我能不能生產壹個壹次性用了就扔掉的東西。他找了好幾個專家,認為不可能的,妳沒有辦法把鋼材磨得那麽薄、那麽便宜,他堅持了六年,成功了,所以現在吉列刮胡刀是我們男人必備的東西。市場的核心是企業家市場的核心是企業家,企業家就做兩件事,壹個套利壹個創新。


 現在我們來看,看看中國過去和未來,簡單說我們中國過去三十年,企業家做的什麽?主要是套利,而不是創新。也就是發現不均衡,然後就賺錢。但是這種套利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了,為什麽?我們可以來看壹下,我們中國三十年走了西方兩百年的道路,這是壹個事實,但是對這個事實的解釋可能是不壹樣的。我們走了西方兩百年的道路,不是由於我們的體制比人家好,我們的創新能力比人家高,而是由於我們落後,這就叫後發優勢。但我們改革開放開始的時候,我們大家現在看到中國企業現在能生產的產品,西方已經生產出來了。而且有些生產了上百年的歷史。只是我們沒有。我們過去把西方積累這個產品、技術、管理方式拿過來,到中國市場我們就可以發達了,所以我在老強調這壹點,不要盲目的驕傲自大,看到別人修路,修了三年的路,妳三天就走完了,然後很自豪,幹了三年,我三天就幹完了。這是太無知。這個後發優勢正在消失,別人生產已有的東西我們能用的基本用的差不多了,我們過去的廉價勞動力現在變得不廉價了。我們長期以來,中國叫勞動力是什麽?無限供給,工資不漲,現在不行了,過去十年中國勞動力成本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家裏雇的保姆,十年前妳付多少工資,現在妳付多少。北京十年前400塊錢,現在得3500。勞動力的低成本優勢也沒了,原來還有資源不付成本的,我們要返還原來的成本,我們原來汙染的這些治理,這都變成成本。我們還利用了國際的市場,現在國際市場隨著金融危機之後,越來越難。所有這些意味著什麽?我們的後發優勢正在消失。

  我們在中國改革的第壹階段,從計劃到市場,我們需要的是套利型的企業家,不是創新型的企業家。但是我們今天要轉變增長方式的話,我們需要的是什麽?創新型的企業家。要培養出創新型的企業家,最重要的是什麽呢?第壹是自由,第二是穩定的預期,這就是與產權保護有關。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和行動的自由,心靈的自由就是說妳可以胡思亂想,只要最後消費者接受,就證明妳是正確的,但我們中國的企業家,我們從小的教育使我們不敢胡思亂想。西方人說,他現在售票,二十年之後他把妳送到火星上去,中國不會這麽想的。當然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敢想。還有行動的自由,我們中國至現在仍然有過多的政府管制,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最後大家就沒有行動的空間了。穩定的預期就是說,商業本來就充滿了風險,如何使人們敢冒這個風險?但是在中國制度的風險非常大。所以這個創新的積極性會大大降低。還有就是產權的保護非常重要,沒有壹個真正的私有財產制度,這個國家不可能變成壹個創新的制度。最多是壹個模仿的制度,不可能創新。


香港亞洲商學院|在職MBA|職業經理人培訓|管理培訓
香港網:http://www.abcollege.com.hk  大陸網:http://www.abcollege.com.cn


評論信息

暫無留言!
發表評論
姓名:
內容:
驗證碼: 點擊換一個 看不清?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爲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産品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4.不支持HTML代碼且留言要通過審核後才會顯示,請勿惡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