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商期刊

當前位置:首頁 > 亞商校友 > 亞商期刊

第十期《經理內參》:第422號囚犯的番茄

點擊:868 日期:2013-12-13 選擇字號:
  1964年,羅本島監獄來了壹位新犯人。
  像其他犯人壹樣,他壹進門就被扒去衣服,換上了統壹的囚服,上面寫著:第422號。
  他是壹個政治犯,所以被推進了壹個不足4.5平方米的單人牢房。從此,他過上了“暗無天日”的生活。陰暗的牢房,頭頂上吊著壹盞昏黃的燈,每天被囚禁23個小時,僅僅在上午和下午各有半個小時的放風時間。他幾乎從來沒有見過羅本島監獄的太陽,也很少有機會感受到窗外的絲絲風聲,唯壹能感知的只有灰頭土臉的囚犯,還有他們的呻吟聲。
  羅本島監獄是個人間地獄,那裏的獄警動辄就對囚犯們揮起皮鞭,殘忍地在綻開的皮肉上潑辣椒水,大多數人都是在獄警的皮鞭和辣椒水下度日的。幸虧他是監獄長特別安置的要犯,要不然,他也壹樣逃脫不了獄警的魔爪。
  已經記不清多少個日子,他幾乎每天都目睹兩個獄警拖著壹個犯人,死屍壹樣地從刑訊室出來,每次都看得他義憤填膺。他想改變監獄的現狀,無奈的是,身爲要犯的他也是自身難保。
  後來,他和衆囚犯被安排到羅本島監獄的采石場上去做苦工,每天在持槍看守的監督下拼命地搬運石頭,動作稍慢就有被毒打的威脅。另外,所有的囚犯只准逗留在這個采石場裏,壹旦踏出采石場的邊緣,就會被無情地射殺。由于石灰石在太陽的照射下具有極強的反光,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他,每天看到的只有刺眼的白色強光,以至于他的視力逐漸下降。
  雖然他的視線逐漸變得模糊,但他的目光卻依然炯炯有神。有壹次,他利用放風的機會,大膽地向監獄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監獄的院子裏開辟壹片園子!他的這壹想法剛壹出口,就被監獄當局無情地否決了。但他並沒有灰心,幾乎壹有機會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經過了無數次的否決,大約過了5年左右,他的願望終于實現了。
  監獄當局同意了在監獄牆腳的壹片狹長地帶供他開辟園子,並且破天荒地給他提供了番茄、辣椒等蔬菜的種子。
  羅本島監獄的院子裏從此多了壹抹動人的綠色。他每天從采石場回來就潛心照料自己的園子。許多人都說他是監獄裏的“植物學家”,而他自己則把那片園子看作自己的心靈園地。每當采石場上的石灰石刺傷了他的眼睛,他就回到自己的園子四處看壹看。那壹片生命的綠色舒緩他眼睛的疲勞,消解了在采石場裏所遭受的疲憊和委屈。
  但是,由于氣候的惡劣,園子的第壹茬收成並不是很好,僅僅收獲了壹籃子不怎麽紅潤的番茄。他壹個也舍不得吃,都分給了自己的獄友和獄警們。
令人驚訝的是,自從有了這片菜地之後,整個監獄有了很大的改觀。每到放風時間,許多獄友都會幫助他來照料壹下滿園的蔬菜,在獄警們不注意的時候,他們還能揣幾個番茄回去。
   更令人稱奇的是,獄警們的態度似乎也變得和藹多了,因爲,他總是把新采摘的番茄發給獄友們,然後再由他們送到獄警們手中,吃了犯人的番茄,獄警們拿鞭子的手,也不再那麽蠻橫了。壹個黑人獄警說,每當我莽撞地舉起鞭子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這是壹群給我番茄吃的人,在我的眼裏不再有什麽囚犯,他們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人……囚犯和獄警們的關系逐漸融洽起來,羅本島監獄不再是冷酷無情的“人間地獄”了。
這位第466號囚犯,在羅本島監獄整整種了18年的菜園,直至他被轉到另壹家監獄。 
  這位第466號囚犯不是別人,正是南非的黑人總統曼德拉。他用幾只番茄就讓整個監獄變得融洽起來,他不是在經營菜園,而是在耕耘人心。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經理內參》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om.hk/news/periodical.html

評論信息

暫無留言!
發表評論
姓名:
內容:
驗證碼: 點擊換一個 看不清?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爲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産品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4.不支持HTML代碼且留言要通過審核後才會顯示,請勿惡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