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商期刊

當前位置:首頁 > 亞商校友 > 亞商期刊

第一期《經理人內參》妳在社會上認識幾個人?

點擊:1041 日期:2013-07-25 選擇字號:
  很多人爲什麽到了大四找不到工作?首先要問妳在社會上認識幾個人。
  社會資源是依循社會網路分布的,社會網絡仿佛一根藤,社會資源就是那些瓜,要想吃瓜就得順著藤去摸。問題是,妳有藤嗎?在大學期間,“建藤”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
  我常常鼓勵大學上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發名片。發出一百張,會有多少人回贈名片?40%、妳給這些人寫郵件,有多少人會回15%。回郵件的人中,有多少會成爲那妳有一定交往程度的朋友?1/5。一年發出100張名片,意味著每年妳會增加一到兩個社會上有一定交往價值的朋友,四年下來就會有五六個,咱道兒上有人了!衡量社會關系時,妳不要全交一個行業的朋友。妳的社會關系中有個體戶,有公務員,有大學教授,有媒體記者,不同行業的人越多,意味著可能給妳提供的機會就越多。
  認識陌生人的地方很簡單。第一,要幹淨,身上別有味(尤其對男性來說),人家才願意接近妳。我們有那麽多機會坐公共汽車、坐火車、坐飛機,隔壁的那個人在大部分情況下是願意與妳認識的,只要妳肯主動。第二,如果妳擔心,要認識的陌生人是壞人怎麽辦?人本來有壞的,有好的,要看在什麽條件下、他的哪一部分發生作用。妳要是老給人家送書,人家也會變成知識分子;妳要是老給人家行賄,人家當然會變成受賄者——互動關系決定性質。
  還有,擔心跟陌生人交往受到損害。如果妳3歲就跟異性打交道,那一半的色狼還真對妳下不了手。要是到了23歲還在想不能跟男人打交道,妳知道誰是色狼?妳以爲不是色狼的那個,恰恰有可能就是。
  我21歲讀研一時,去北大拜訪著名法學家、憲法行政法權威龔祥瑞先生。我跟龔教授素不相識,他在家裏開課,我就到他家敲門,聽完課後舉手發言。後來我收到教授的信。但是,龔教授78歲,信的擡頭竟是:“嶽弟台瑞:北京一晤,聞弟數言,受益匪淺……”寫了滿滿一頁紙,署名:兄祥瑞。
  在讀本科和研究生期間,我認識了十多位這樣的教授。
  很多事情,妳一個人在黑暗中痛苦地摸索,時間成本太高了,就算多活20年,也摸索不出什麽名堂。遇到合適的人,特別是江湖上還有些地位、明白一些奧妙的人,給妳一些指點,妳就有了所謂的捷徑,直接跟著走就是了。
  認識陌生人不只是簡單地積累社會經驗,而是當妳重構人生版圖時,可以使用和同齡人不一樣的方式。一個70歲的老人,知道自己的生命進入倒計時,就會想,我的資源應該給誰?所以,我鼓勵大家去結識忘年交,往上的忘年交,往下的忘年交。
  資源有兩種獲得方式:一是所有資源都靠妳自己痛苦地摸索,還有一種是有人願意把資源轉給妳。擴大社會交往面,意味著妳的資源獲得方式將會多樣化,所以,不要整天呆在學校裏。對于我們大部分人來說,不需要也不能只依賴比爹媽,需要比的,應該是在陌生人中發展起來的社會關系。

評論信息

暫無留言!
發表評論
姓名:
內容:
驗證碼: 點擊換一個 看不清?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爲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産品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4.不支持HTML代碼且留言要通過審核後才會顯示,請勿惡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