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商期刊

當前位置:首頁 > 亞商校友 > 亞商期刊

第十九期《經理內參》:為生活中的溝通算算賬

點擊:893 日期:2017-12-23 選擇字號:

溝通,人的社會空氣。現代工業的分工協作,每個人都只是生產過程的壹份子,結果是壹群人的集體所得。壹個社會人,是特定環節的直接貢獻者,又是其他環節的間接管理者,總是在片段與整體之間穿梭逾越。片段化的工作,總會引發片段化的生活,說不清楚、聽不明白的溝通問題,在工作與生活的兩重空間裏交叉感染。工作中的溝通不暢,直接引發了生活中的溝通懈怠,特別是非物質指向的情感溝通,目標難以設定、過程難以把握、結果難以評定。此時,若妳對溝通較真的話,常常引起沖突。而若對溝通湊乎的話,生活怎奈在含糊中流失,咋辦呢?

  為溝通算算賬,也該是時候了。家庭生活,從壹個經濟單位,走向壹個情感單位。夫妻之間、與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但凡是逃離基本物質條件的羈絆,無不轉向情感互通、心靈共振、人生共享的務虛境界。溝通是家庭生活中的社交,不是人與生俱來的本領,需要後天培養的。而好的培養與育成,需要算清楚賬。而算賬,就必然牽涉到成本與收益。
  溝通,先有“溝”,後有“通”。性別的、成長經歷的、工作環境的、個性的溝壑,是溝通的先天障礙,這是我們必須支付的成本。有的人,過於自信,認為只要能說會道,就會溝通自如,他們忽視了溝通的成本的存在,他猶晴天上路的旅客,沒想到雨天會來。有的人,過於自卑,認為自己表達不力,於是被動地聽命別人發號施令,他們自以為將成本轉嫁給主動溝通者,殊不知自己虧大了。而有的人,是溝通的投機者,他們說別人愛聽、而不是該聽的話,他們也希望對方點到即止,給自己留點面子,好比過日子不算賬的人,錢花空了,難免著急上火。面對“溝”的存在,算清楚“溝”的成本,積極地籌措化解的本錢與本領,這才是成功溝通的姿態。
  “溝”是成本,那“通”就是收益了。通,先是互通,後是通達。互通,意味著溝通是雙方的事情,若壹方過於主動,或另壹方過於被動,只是做了溝通的表面文章,獨角戲唱罷,冷落如期而至。互通的前提,是有壹個大致相同的目標,方能吹散個性、語氣、態度、腔調的霧霾,相互需要的內生動力被喚起,相互包容的可能性也會被激發,獨角戲變對手戲,精彩可期而至。互通,是收益產生的必要過程。而通達,則是壹個蘋果+壹個梨子=兩種水果,還會激發大家去尋找更多水果。通達,首先是情感的共鳴,其次價值的共創,然後是靈魂的共通。沒有享受到通達的生活,再多的話語,也無濟於事。做做樣子的溝通,是城市交通的斷頭路,是阻隔牛郎織女的天河,是情緣離散的斷橋。
  生活中的溝通賬,最見效的就是降低邊際成本。每壹次溝通,都會產生時間、精力、感情的成本,有些成本是投資性的,有些成本卻是沈沒成本,而有些成本是隱形的。溝通邊際成本的把控,初始設定為30分鐘,然後降低到15分鐘為邊際單位。15分鐘之內,只解決壹個主題,溝通之前要明確主題,重大事項要留給對方思考的時間,不搞突然襲擊。而且,像我等經常出差之人,可以動用QQ(壹邊視頻聊天,壹邊打字記錄要點,快速形成聊天結果)、微信、微博、博客、QQ空間等互動工具。常規事,用工具;重大事,面對面。問題隨時化解,不堆積,不寄希望壹次性解決諸多問題。降低溝通的邊際成本,最緊要的是尊重時間、尊重對方、尊重溝通,講效率、懂心思、有結果,也是生活中溝通的必須。
  增加邊際收益,既要善控成本,還要善用成本。明確溝通主題、界定需解決問題、描繪預期收益,是溝通邊際效益的增長階梯。溝通主題,可以是事前設定的,也可以是現場簡短商定的,它必須是雙方或多方接收的,否則,沈默的壹言堂、氣洶洶的爭吵、漫無邊際的胡扯,就會將邊際效益化為烏有。溝通的邊際效應,物理反應不如化學反應。壹個人的激情、責任感、使命感若是被點燃了,再難的問題都有解,再大的障礙也敢攀越,彼此認同、榮辱與共的正能量,會讓您收獲很多“意外驚喜”,自助者天助的通靈感,頓覺社會自然的精妙與莫測。 
  先有成本預算,還是先有收益預估呢?先予後取,莫若先取後予。因為,怕失去的心理,要比到得強烈許多,人們會壹次次地拒絕機會,只為心中那壹份不足為道的擔憂。心有有夢的人,要是彩色的;事業有藍圖的人,必是活生生的。很多時候,動力不足、縮手縮腳,都是因為夢不夠魅惑、藍圖不夠炫彩。追著收益向前跑,小心腳底下的路,這才是壹個奔跑者應有的姿態。
  生活的溝通,需要耐心,需要智慧,更需要壹顆真誠而勇敢的心。生活,比工作難。壹來,生活沒有標準,過成啥樣就啥樣。二來,生活信念是國內教育的空白,打從上學起成績成了學習和生活的重心,只要成績好、啥事都能了。對待心理成長,遠不及對待學習、身體那麽上心。三來,生活技能沒處學,父母壹代的經歷與自己的相似度極低,兩代人之間除了親情就沒有多少共通之處。孩子必須自學成長,必須善於向同齡人學習,而家長必須做好導師的角色,壹邊快速刷新自己的理念,壹邊與孩子分享與共進。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經理內參》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om.hk/news/periodical.html

評論信息

暫無留言!
發表評論
姓名:
內容:
驗證碼: 點擊換一個 看不清?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爲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産品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4.不支持HTML代碼且留言要通過審核後才會顯示,請勿惡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