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至尊者至剛”。看壹個人意誌的強弱、膽略的大小,並非僅僅看其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常常要看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常常說談虎色變,令人聞風喪膽,虎靠的就是萬獸之王的威懾力。敬而生畏,需要實力;威而不怒,需要實力;攝服於心,需要的還是實力。在單位組織裏,有的領導很柔和,有的很霸道,有的很獨裁,有的卻很民主,那麽到底是做善良的羊呢還是做殘暴的狼?都不對,要做仁慈的“獅子”,它能吃人,但它更能威懾。單位組織當中也是如此,我們會發現,領導越大,越是和顏悅色,越是有權利的人就越是特別的和藹,和藹的讓員工敬畏。這個“畏”就是不怒自威,因為他能夠決定員工的命運。這種威懾不僅僅來源於他的職位,更源於他牢牢的控制著這個單位組織的實力。
領導“權威”決定團隊價值
目前,中國很多單位組織依然是業余的領導人去領導著職業化的團隊、職業水準的專家、職業水準的工程師們,並沒有壹種領導者的“權威”。權威是壹種力量,是權力力量和人格力量的聚合;它是壹種威勢,是威望、威信的總和。上級組織只能給妳權力,但不能給妳權威。權威與權力雖相伴壹生,但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權威既不是自己喊來,也不是自己要來的。喊的越多,只能證明其人無權威越甚。如果只壹味地喊下去,不僅喊不來威望,恐怕連手中的權力也終將被“喊掉”。
實踐出真知、出權威、出英雄。如果我們將團隊的成員比作數字,“00,000”,當前面沒有壹個大於“零”的數字時,這壹串“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前面加上“1”,它就變成10萬,最前壹位越大,“零”越多,這個數字價值越大;壹個群體也是如此,如果沒有“領導”它沒有意義,只是壹群烏合之眾。由此可見,團隊的水平壹定體現在最前面的領導水平,後面的水平再高即便是9,也不如最前面的1,但是如果下屬水平不停地提高進步,都變成9,領導就要不斷提升自己,也要不停進位,否則後面該進位而進不了位的時候就會出現人才流失,只有解決了最高領導人的問題才能解決單位組織的根本問題,只有領導的能量不斷放大,團隊組織的競爭力才能整體提升。
樹立“四個不”的“魄力”
壹個領導者要善於從“剪不斷,理還亂,忙不贏”的被動狀態中解脫出來,壹個成功的領導者還就必須審時度勢地對個人品質中影響魄力發揮的諸多因素有個清醒的認識,並自覺地去適應時代的要求,尤其要註意以下四個方面:
1、不魯莽;與魯莽對應的是謹慎,諸葛壹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諸葛亮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在建功立業的開拓進取中,無不同其“惟謹慎”密切相關。可見,謹慎,並非優柔寡斷的代名,而使深思熟慮使然,“惟謹慎”對“成大事”至關重要。
2、不武斷;剛愎自用,會使人在自以為是的迷霧中喪失理智,作出錯誤的決斷,給事業帶來慘重損失。魄力,並非是逞壹時之勇,並非是表面上的轟轟烈烈,而應是深謀遠慮、百折不撓的不斷壯大的內力。
3、不霸道;魄力的產生不是憑“形於色”的張力,並非要鋒芒畢露,咄咄逼人。而要靠精華內蘊的“底氣”與綿裏藏針的“靈機”。魄力是智慧和堅毅的結合。
4、不狂傲;無論是什麽人,若自居其功,自恃其才,往往會在自以為是的感覺之中步步陷於主觀臆斷的泥潭,“井底之蛙,斷言無小”,是目光短淺的愚見。真正有魄力的人,愈到緊要關頭,愈是沈著冷靜,不露聲色地靜觀默察,剛柔相濟,化解壓力於無形,取得勝利於最後。
贏取尊重威信靠“實力”
如果想做壹位大家敬佩、擁戴有威信、且怒而不威的領導,必須具備“實力”。壹個智慧的領導者絕不會把自己的管理建立在員工的忠誠、良心、公正、純潔、神聖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自己實力的基礎上。實力,就是能夠對他人施以利害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才能影響人、吸引人、控制人、領導人。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經理內參》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om.hk/news/periodical.html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