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金剛組手斧開工儀式上的金剛利隆
此後的壹百多年在日本建築史上被稱為“飛鳥時代”,這個時期的日本佛教建築在歷史上備受尊重,四天王寺正是其中的代表。而金剛組則世代將“守護四天王寺”作為使命,在之後的悠悠壹千多年裏,承擔著其所有的修補工作。因天災或戰亂,四天王寺曾七度被燒毀,金剛組憑借著祖上傳承的技藝,壹次次完成新建、改建、修補等各項工作,公元8世紀初,更將當初擱淺未建的回廊和講堂等建造完成。也多虧了他們,四天王寺今時今日依然堅固如新。
位於日本大阪的四天王寺
除四天王寺外,日本許多傳統建築中都能看到金剛組的印記。金剛家族於公元607年建造的法隆寺,被稱為日本古代木造建築的巔峰之作。1583年,即將統壹日本的豐臣秀吉將大阪城修建成地勢險要的軍事要塞,金剛組是工程的組織者。德川幕府時代,金剛組先後為德川家族建成了日本三大名園——偕樂園、兼樂園、後樂園。如今,這三大名園已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
自古至今,金剛組壹直推崇的是他們的“職人技”和“匠的精神”。在日本TBS電視臺的節目裏,工匠加藤博文告訴記者,整個四天王寺的建築,木柱和橫梁的接駁關節沒有用壹顆釘子,這是金剛組世代傳承的古法。“釘子可能更加堅固,但釘子壹旦壞了或折斷,建築便沒辦法完全回到原貌,而我們用純木材縱橫卡位的技術支撐屋頂,使修復變得簡單。”直到今天,金剛組仍在堅持用傳統建造技術,大梁、立柱、雕花、楔子,全部用手工打磨。在這些精美的柱子和橫梁連接的內側部位,經常可以看到如“堅固 田中”的字樣,只有檢修拆開才能發現。“這是金剛組師傅的習慣,是給未來的人們看的,要傳達的意思是‘這個時代是我創造的!’”數百年後無論何時改修,工匠後輩們都可以感受到前人的心意。
三次化險為夷
金剛組為何能夠傳承千年,分析人士認為,這首先與金剛組特有的組織結構有關。在日本,工匠都是自由職業者,不隸屬於哪個工匠隊,但金剛組的所有工匠卻是專屬於其管理之下。作為家族企業,被稱為“棟梁”的總首領由金剛家族世襲,下轄畑山組、木內組、土居組、加藤組、木口組等8個組,約120人。金剛組開明地不采用長子繼承,而是選擇有責任心和智慧的兒子繼任。在沒有兒子的情況下,通過招上門女婿,讓其改姓以保證傳承衣缽。
20世紀初的金剛組工匠
金剛組奉行“實力主義”,8個組既密切配合又互相競爭。每次接業務時,總部會評估各組的能力,決定由哪壹組來負責,這也成了組員們時刻不忘磨練技藝的動力。當上組長後也不代表可以不幹活了,組長們被要求親自動手,甚至專幹重活難活。毫無疑問,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的化身。
其次,始終專註本業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壹。在重視佛教的日本,金剛組從事的寺院建築行業是任何朝代都需要的工程。在漫長的歲月中,每個階段總有溢價高的其他行業出現。金剛組歷經磨難,卻始終堅持初心,抵制住誘惑,是非常難得的。金剛組第四十代首領金剛正和就說:“我們公司生存這麽久其實沒有什麽秘密,堅持最最基本的業務才是生存之道。”
金剛組1000多年的發展之路並不順遂。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天皇推行“神佛分離令”廢佛毀寺,四天王寺失去了原有的領地,壹直受其庇蔭的“禦用木匠”金剛組也失去了原有的俸祿與地位。面對困局,工匠們開始在其他寺廟工作,並從事商業建築的建造與維修,最終憑借精巧的技藝,度過了這次危機。
進入昭和年間後,傳承到第三十七代的金剛組迎來了第二次“試煉”——首領金剛治是個不折不扣的技藝工匠,卻對各項經營活動興致缺乏,使得金剛組業務受阻。1932年,金剛治覺得辜負祖先重托,在先祖的墓前自殺了。家族危亡之際,金剛組毅然打破傳統,由金剛治的妻子吉江繼任,成為歷代中第壹位女首領。如此大膽的舉動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社會震動,而正是這位女首領,上任後帶領金剛組擺脫了危機。
好景不長,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忙於護國神社及軍神的建造,寺院的建設基本停滯,金剛組經營慘淡,陷入危機。在這樣的苦境下,金剛組瞄準商機,投資制造軍用木箱,硬是熬過了這壹關,保住了公司的命脈。隨著戰爭結束,各地寺院復興建設,金剛組迎來了大展拳腳的機會。他們在現代鋼筋混凝土工法的基礎上,融合傳承千年的木制手藝,兼顧防火防災和經濟性,大獲成功。1955年在第三十九代首領金剛利隆帶領下,金剛組股份公司成立,開始追求現代化經營。除了修建寺廟、庭院外,公司開始承攬壹般建築,不斷發展壯大。但也因為步伐太快,欠下了巨額債務,為之後的危機埋下了隱患。
傳承與重塑
19世紀80年代,金剛組看到房地產業發展紅火,沒能抵住誘惑,購買了大量土地。但隨著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房地產遭遇重創,金剛組資產嚴重縮水,債務纏身。2006年1月,大阪知名建築公司——高松建設從第四十代首領金剛正和的手中將公司買下,並完成重建。新公司結束了家族經營,但保留了公司名稱、組織結構和經營模式。“如果讓‘大阪之寶’金剛組垮了,將是大阪建設行業的恥辱!”高松建設會長高松孝育說。
金剛組的工匠正在作業
在新社長小川完二的帶領下,金剛組回到原點,心無旁騖地專註於寺廟建設。同時,小川改革了金剛組的成本意識,強化了經營的人力。各個組也開始法人化,壹直以來充滿職業技工氣質的工匠們不再只埋頭工作,也開始算起了經營賬,以“不出赤字”為奮鬥目標。
在小川看來,金剛組除了心手相傳的技藝,其千年如壹日對事業的專註和對傳統的尊重,已經成為日本社會文化的壹部分,必須完整保留。金剛組曾這樣介紹自己:“我們所建造的是宗教建築,正是那個時代每個人的信仰和內心想法的集大成。這種壓倒性的莊嚴感、極樂凈土的具現化和神佛面前那千萬人的純粹,是被歷史永遠鐫刻的。”
在金剛組公司裏的壹個桐木箱子中,仍然保留著壹份珍貴的手稿。那是1801年,第三十二代首領金剛喜定在“遺言書”中立的家訓。總共列了16條,大致可分為四類內容:壹須敬神佛祖先,二須節制專註本業,三須待人坦誠謙和,四須表裏如壹。
2014年1月11日,金剛家在四天王寺舉行每年例行的手斧開工儀式,因為去年10月第三十九代首領金剛利隆離世,儀式多了壹分哀傷。頭戴黑漆帽、身著和服的金剛組成員們整齊地排成行列,齊步向金堂走去的身影,讓人不禁想起千年前,應是同樣光景,仿佛壹幅生動的時代畫卷。正如金剛組自述的:“傳統是需要很長時間慢慢建造起來的,就算是很小的壹步,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確實的痕跡。作為日本最古老的企業,今天我們所擁有的,只是認真走過的這壹步步,以後也將繼續這樣前行。”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經理內參》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om.hk/news/periodical.html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