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期《經理內參》:日本商人賣感覺
點擊:844 日期:2017-12-23
選擇字號:小 中 大
日本的高收入、高物價,醞釀了 “品類的奢華”,折合人民幣幾百元壹公斤的大米、上千元壹份的壽司生魚片,在日本隨處可見。不是日本的生產成本高,而是狡猾的日本商人,深諳“品類 奢華”之道。
在日本,最貴的大米是“越光”,即使在其產地也是如此,壹般的中產階級,根本不可能經常購買。
我問過壹個日本年輕人,越光大米真要比幾元錢壹斤的普通大米好吃壹百倍嗎?
結果,他壹聽到“越光”這兩個字,立即露出垂涎欲滴的表情,贊不絕口。
他告訴我,大米要想好吃,產地不僅要寒冷,而且要有非常清冽的泉水和充足的陽光,還得是上好的大米品種,這些條件,缺壹不可。在日本,只有壹個地方,符合這些條件,那就是越光大米的產地,古稱越後的新潟縣北部,所以,越光大米占盡天時、地利。越光大米口感松軟適中,富有彈性,香中帶甜,回味無窮,再配上日本產的松茸(松樹下的蘑菇,屬於高級食品),做成壹碗松茸飯,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聽他說得那麽玄乎,我也不禁有些動心。
他當下表示,要請我嘗嘗用越光大米做的松茸飯。
於是,買大米、買松茸、做飯,忙了許久,他端上壹碗看似平淡無奇的大米飯,白色的米粒,配著幾片薄薄的蘑菇片,聞上去,真有壹點淡淡的香味。
我趕緊端起碗,嘗了壹口: “嗯,好吃,跟四元壹公斤的大米壹樣好吃。”
事後,我算了算,在日本,這壹鍋米飯,折合人民幣要兩千多元。
難道日本人都是傻子,吃不出好壞嗎?事實上,不是日本人傻,而是日本商人太狡猾。
他們認為,高價商品想要賣得好,最重要的是給消費者壹個貴的理由,如果這個理由消費者能夠接受,他們就會心甘情願地購買。
我們常常說“高端買感覺”, 多數是心理因素;“中端看功能”,性價比是首選因素;“低端買產品”,價格決定購買量。三者當中,誰能獲得最高的利潤,不言而喻。
天價的越光大米,與平價大米壹樣好吃。經過品牌商業戰略的精妙包裝,它搖身壹變,成為集文化、歷史、自豪感於壹體的高級食物。許多日本人壹邊吃米飯,壹邊自我催眠,越光大米,天時、地利俱全,松軟適中,富有彈性,香中帶甜,回味無窮……
別急著取笑人家,在中國,也有壹種產品,讓很多人同樣進行著自我催眠,那就是葡萄酒。
葡萄酒裏含有大量的單寧酸,有壹種特殊的苦澀味,很多人是喝不慣的。即使是在歐美,也有相當多的人不喜歡葡萄酒的味道,更別提喝慣黃酒、白酒的中國人了。即使如此,照樣有人用半個月的收入,購買壹瓶高價的葡萄酒,壹邊忍著澀味,壹邊看《教妳品味法國葡萄酒》,努力讓自己感受葡萄酒的美味。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經理內參》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om.hk/news/periodical.html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