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商期刊

當前位置:首頁 > 亞商校友 > 亞商期刊

第八期《经理内参》:管理者,不要公開表揚妳的員工

點擊:889 日期:2013-10-11 選擇字號:
  不久前,我參加了一名首席執行官及其部分下屬的一場私人會議。在會議開始前,首席執行官轉向其中一位下屬說道:“那件事妳幹得漂亮,搞得不錯,做得很好!”

  這正是公認的正確表揚方式:要表揚一個人,就應該立即、明確而且公開地說出來。
  我看著那個剛剛受到表揚的人,覺得他變得高大了一些。接著我又看看桌子邊的其他人,覺得他們全都變矮小了一些。
  我經常見證過這種效應。如果有人告訴一位記者,他最新的那篇文章非常精彩,這時候妳仔細觀察在場其他記者的表情,就會發現:他們雖然假裝若無其事,甚至能附和幾句、說那篇文章寫得確實精彩,但嘴唇周圍有些皺起,就好像剛剛吸了一口檸檬——酸酸的。
  專家們對表揚的看法是錯誤的:永遠不應當衆表揚一個人。表揚是一種危險而有效的東西,對被表揚者有著巨大而積極的影響,但最好在私下裏做。
  我始終懷疑專家們的這個看法,但現在數據爲我的懷疑提供了佐證。新的研究表明,表揚帶來的副作用甚至比我以爲的還要糟糕。旁觀者不僅敵視受表揚人,而且他們馬上就會開始討厭那個提出表揚的人。他們嫉妒受表揚者,也憎恨提出表揚的人。
  該研究報告來自埃萊娜•尚和賈伊迪普•森古普塔的一條管理學觀點。兩年前,他們證明,恭維話再多都不爲過。即便我們知道這恭維並非發自肺腑,但我們仍甘之若饴,無論這些話有多大幫助。
  現在,他們致力于研究恭維對無辜旁觀者的副作用。這份發表于《消費者研究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的研究報告描述了一場實驗。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數百位學生想象這樣一種場景:在一家服裝店裏,自己聽到店員誇贊另一位顧客看上去很漂亮。
  研究人員首先問學生們,聽到這個以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麽。然後又問他們,經過考慮以後的反應是什麽。學生們的本能反應全都是負面的,而經過考慮後(即適合公開說的)的反應則不太那麽激烈。然而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如下事實:那些學生與被恭維者的關系越近(比如他們在同一所大學上學),他們的嫉妒感就越強烈。
  職場的情況顯然也是如此:如果妳偶然聽到另一個部門的某位員工受到表揚,妳會無所謂,但如果是坐在妳身邊的同事受到妳的老板表揚,妳就會酸溜溜的。
  這意味著大多數經理人錯得離譜。他們受到的教導是,自己的一項關鍵工作就是在辦公室裏四處走動,表揚一下這個,再表揚一下那個。他們認爲這種做法是正確的:慶祝一些人的成功,並激勵其他人更加努力。但實際上,他們制造了不滿,並招致極大怨恨。
  同樣,所有受到“好”雇主青睐的管理方法——比如評選每周最佳員工、或在公司簡報中撰寫某名員工光輝事迹——全都弊大于利。
  妳可能會說,只要公開表揚能讓所有人更加努力,那麽傷害一些員工脆弱的自尊心無所謂。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答案是,這得看情況。
  心理學家尼爾斯•範德芬認爲,有兩種形式的嫉妒。一種是良性嫉妒,它激勵妳努力超過妳嫉妒的人。另一種是惡性嫉妒,它讓妳想要排擠妳嫉妒的人,並偷偷給他們下絆子。
  在實驗中,當學生們認爲恭維是發自內心的,他們就會産生良性嫉妒。在這種情況下,嫉妒的效果是積極的:許多學生說,聽到店員那樣說以後,他們爲自己購買昂貴的服裝的意願變強了,因爲他們想讓自己顯得更漂亮。
  但我猜測,在大多數職場中,表揚引發的嫉妒大多是惡性的。即便某人確實值得表揚,這種表揚也只有在得到其他同事認同的情況下才能産生良性效果。但通常情況下,對一名員工的表揚都不會得到其他同事的認同,這就是人性。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經理內參》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om.hk/news/periodical.html

 

 

評論信息

暫無留言!
發表評論
姓名:
內容:
驗證碼: 點擊換一個 看不清?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爲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産品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4.不支持HTML代碼且留言要通過審核後才會顯示,請勿惡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