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每到這個時候,身邊好多同學朋友都開始互相打聽:誰誰誰辭職去讀MBA了,誰誰誰在職讀到第二年薪酬已經大漲了,又有誰誰誰更高端大氣地出國讀商學院了……人們都在談論MBA,羨慕也好,吐槽也好,仿佛在工作了三五年後,在朋友圈裏要不透一透風說自己想要充充電、學點商務和管理帶帶團隊,就不夠上檔次,證明妳混得不咋地,不求上進屌絲相。
或許正是因爲這樣的心態,MBA教育的市場需求不僅沒有因爲暴漲的學費而萎縮,反而愈加火爆。現如今的MBA學曆,頗有點像曾經的研究生和海歸一樣,不再被奉爲遙不可及的目標,從高端跌入平民,從稀缺變爲普及。放眼望去,哪家企業招中高層管理人員,不赫然寫著MBA學曆優先?
問問自己,爲什麽要讀MBA?
大部分在職MBA學員恐怕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心態:生存和競爭壓力加大,年年都會被“最難就業季”的陰影影響一下心情,想進修又害怕耽誤工作,想全心全意讀書又擔心丟了飯碗找不到更好的,對MBA的教育質量和個人受關注度也時不時懷疑一番,但還是不忘掰著指頭算一算人家畢業後薪水漲了幾個百分點,升了幾個檔次。而一旦真的考進MBA,又無奈地因爲功課難、時間緊、精力不夠而不得不對付兩下。
要擺脫這種糾結心態,就別再盯著人家,先想明白自己爲什麽要讀MBA,自己期待從兩三年的上課、看書、分析案例中真正獲得什麽。因爲不管哪個階段的學習,從來都不應該追求立竿見影。帶著急功近利的心讀書,讀不回來MBA真正的價值。不如靜下心來,做一個單純的學生。
術道兼修,學科融合與應用是王道
從穩步快速發展的中國MBA院校的層面來說,如何提高辦學質量、打造差異化特色、真正與國際接軌,吸引到更爲優質的生源,是在MBA市場化的今天最令辦學者頭痛的問題。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方已然成熟的東西被引進到中國,總會有些水土不服,該積澱的時間,我們還是要等。多位MBA院校的掌門人都憂心忡忡地表示,中國的MBA還是要本土化,但目前卻是國際化有余,本土化不足。所謂“國際化”只是參考西方先進的思路,借鑒他們的經驗,但案例在中國典型的文化環境中的運用,一定要采用本土的方式。業內行家們表示,純粹照搬西方模式,灌輸西方案例,這樣成長出來的MBA畢業生在中國的企業毫無用武之地。而只會這種教授方法的老師也不再能在講台上站穩腳跟。
因此,中國的MBA院校已經開始關注培養學員的軟實力,越來越重視文化素養、文化底蘊的積累,力求打造通識教育,在傳統的管理學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文史哲,加大表達、溝通、協作能力的培養。在習術的同時,還要懂道、用道、悟道。
香港亚洲商学院|在职MBA|职业经理人培训|管理培训
香港网:http://www.abcollege.com.hk 大陸網:http://www.abcollege.cn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