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聚焦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資訊 > 社會聚焦

2033年,中國的MBA教育將“一飛沖天”

點擊:1189 日期:2013-09-29 選擇字號:

  MBA教育在中國已經深入人心,20年前人們根本不知道MBA是什麽,但是在國內已有的專業碩士學位裏,MBA教育的影響力最大,管理最規範,學生最多,學費最高。而高學費就意味著高價值,說明它的社會價值,用”四高“從認可度來論證了MBA概念的傳播深度。
  MBA概念深入人心 中國MBA教育走上世界舞台
  對于中國MBA教育走過的20余年,探索、發展是關鍵詞,張新民校長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爲:“第一,MBA教育在中國已經深入人心,20年前人們根本不知道MBA是什麽,但是在國內已有的專業碩士學位裏,MBA教育的影響力最大,管理最規範,學生最多,學費最高。而高學費就意味著高價值,說明它的社會價值,張校長用”四高“從認可度來論證了MBA概念的傳播深度。第二,MBA教育發展整體的格局已經形成,第一類是以通過國際認證爲主要標志的一批可以達到國際水平的商學院,此類商學院不超過30所。第二類是具有相當不錯的能力,能夠服務中國地方經濟發展的各個地方的MBA培養院校;第三類是正在努力探索MBA教育規律的,開辦時間不長的學校。第三,從事MBA教育的師資正在迅速成長,但是師資問題仍然是制約MBA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第四,中國的MBA教育或者商學院教育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聲譽。所謂贏得國際聲譽,其中一點是指中國頂級大學的商學院在國際上的論文發表、學術形象,學者的學術交流,以及學生的一種質量被認可。我們原來是以學習爲導向,在後面聽人家怎麽講,現在我們可以平等的、至少在第一批學校裏,可以跟國外同行進行平等的交流,平等的交流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以中國經濟發展爲巨大的背景,現在我們既有國際聲譽也有了和國際同行平等交流的機會。”
  國際認證的區域性色彩濃重中國有實力做好自己的認證體系
  國際認證在我們國內的被認可度越來越高,這也符合目前中國商學院成長訴求。關于國際認證和認證的認識,張校長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認證的區域色彩極強。張校長說:“目前國際上有幾個認證,但是大家可能不太關注它們共同的特點,以爲它們都是國際化的,甚至全球化的,現在確實有很多非美國的學校通過了AACSB認證,非歐洲的學校通過了EQUIS認證,但是大量通過的還都是本地的學校,通過AACSB認證的學校其中有80%左右都是美國大學,這難道不說明問題嗎?任何認證首先都是本地的。我們總是拿自己的東西去符合它的標准去認證,從長期來看是彎路還是捷徑不好說,國際認證我認爲是提高質量的一個手段,這一點我認同。認證的地域特點決定了它自身的價值一定服務于本地,或者按照本地的標准去做妳的教育。
  對于做國內認證體系,張校長同樣自信滿滿:“做國內認證,我們有兩個優勢,第一中國教育市場很大;第二,商學院衆多,可以想像將來會突破幾百家,現在已經有200多個MBA項目了,以後會更多,中國完全應該有自己國內的認證。這個認證最大的價值有兩點:第一,中國高質量MBA認證表明我們在幾個國際認證裏增加了一個中國的認證;第二,爲中國大學MBA教育的質量持續改進指明了方向。在這個過程裏,中國高質量MBA認證的推出是具有相當大的積極意義的。“在表達信息的同時,張新民校長也看到了隱患和問題:”在前期操作過程裏面哪些作爲首批認證學校這點是存有一定的標准的,大家有時候不知道選擇什麽樣的標准,標准還在組織和認證中,在實操的時候會存在一些複雜因素。
  關于認證問題,張新民校長做出了精准總結,他認爲是認證作爲商學院質量保障體系的一個手段是可以的。但是商學院的質量是不是一定要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出來?沒有通過認證是不是沒有質量?通過認證是不是高質量?有待商榷。他絕不認爲中國還沒有通過的學校就比美國通過的最差的學校質量差,有一些美國的學校不怎麽樣,但是也通過了認證。
  張新民院長聊到MBA教育的師資問題時,張校長先用兩個例子來開頭:第一個例子講到了在張校長帶博士生的課堂上,做出了幾點要求,但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因爲竟然沒有一個人達到要求。張校長認爲至少存在兩個問題,第一理論基礎不紮實;第二,理論解釋現象的能力還需要熏陶;第二個例子提到了一本著名的《財務管理》的內容,講到這裏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位思考者的姿態,也聽到了一位實戰家的批判。張校長對于此書內容感到無比失望,因爲這本教材不但脫離美國實際,更脫離中國實際。張校長語重心長得說:“以美國教材爲背景編譯過來的東西,融入了個別中國要素但又沒有什麽好的中國素材。這說明什麽呢?我們頂級的教材都是這樣的質量,那妳還指望我們的老師有高質量嗎?
  張校長又提到:“我們中國企業家的管理制度從哪裏來?“中國企業家的管理制度”是北大何志毅教授提出的,第一,基于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思維跟中國人做事的管理智慧。第二,向國外的先進理論學習。第三,自己的實踐感悟。而國外先進理論的學習,我們從教材學、課堂學,從實踐學,我們的機會很少。雖然我們的老師在迅速成長,但是與高水平的合格的MBA教育要求相比,相當多的老師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說到師資培養的方式方法問題,張校長認爲商學院MBA師資培養今後可以走三條路。一條是把老師送到國外去學習,第二條是把老師送到企業去實踐,第三是跟EMBA老師盡量多做一些交流和學習。同時,張校長又和我們分享了一種現象,在爲EMBA授課的同時,非名校的的老師一起聽課的人數要遠遠超過名校老師,對此感到無奈:“老師的學習熱情跟學校的名氣成反比,我們中國MBA教育的路真的很長。”張校長還毫不留情的指出一些學校的老師行爲不端正,AB角盛行。“我們相當多的MBA學校還沒有資格消費MBA教育,但是很多人在提前消費它,AB角盛行就是一種提前消費。”
  再一個20年,中國的MBA教育將“一飛沖天”
  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中國MBA教育已經走過的20年,而每個人又都很向往和憧景再一個20年後,中國MBA教育的摸樣。當我們問到在張校長眼中,中國MBA教育20年後的樣子時,張校長說:“20年前我們根本不知道MBA是什麽,9所學校每年招幾十個人。再過20年中國一定有一批世界前列的商學院,20年很快,也給了我們時間讓我們達到這個水平。所以我認爲中國有20所將來可以達到世界前列或者排名靠前有影響力的商學院是可以的,我認爲包括我們對外經貿大學。這是第一點。第二,將來妳會發現中國的商界頭面人物大多畢業于中國的本土的商學院。那個時候就可以這樣講,中國的MBA教育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度令人矚目,到那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比較,這個CEO是哪個學校的MBA?這個董事長是哪個學校的MBA?那個CFO是哪個學校的MBA?一定是這樣的情況。MBA和EMBA,到那個時候遍地都是,這個遍地不是壞,而是對經濟真正的貢獻度。我覺得那時候MBA教育的貢獻度就會彰顯出來。第三,商學院和實踐的結合會比現在更加密切。極有可能很多企業的高端培訓中心就會設在某個商學院,那個學院不再開發自己的課程,而是妳提要求我開發,將來等于課程研發中心,培訓研發中心,或者人力資源研發中心都可能在設在妳的商學院,妳來做這個培訓,妳可能技術培訓做不了,但是有一些商業管理最基本的東西還是可以做的。也許妳會說那時候的人普遍的素質都比較高了,大家都有這個基本的素質,但是妳永遠記住了,在大學教育裏並不都學商科,學技術的從事管理必然會有這個需求。第四,MBA需求會越來越現實,越來越迫切,當然高端需求更多一些,但是我想我們商學院教授的社會價值會比現在更加昂首闊步!”
  誠然,MBA教育的20年已經證明,我們有能力做好MBA教育;更希望,張新民校長的展望能在20年後得到印證!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社会聚焦》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om.hk/news/media.html

 

評論信息

暫無留言!
發表評論
姓名:
內容:
驗證碼: 點擊換一個 看不清?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爲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産品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4.不支持HTML代碼且留言要通過審核後才會顯示,請勿惡意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