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曾經代表了一個時代中國年輕人職業目標的詞彙,在日益普及的今天卻逐漸暴露出了“脆弱”。作爲穿梭于鋼筋水泥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線,高壓生活狀態下早已徹底淪爲“五加二、白加黑”的都市白領開始變得麻木、懈怠、缺乏激情,有關上班族的五大病態心理隨之應運而生。
盤點都市白領五大病態
1.焦躁的“恐班族”
症狀:不想上班、遲到早退、神遊不在狀態
“每個月總有那麽三十幾天不想上班”、“周一來了,周五還會遠嗎”、“誰能替我去上班”,類似的表述在網絡間早有流傳。
針對都市白領進行的線下調查數據顯示,75%的上班族對所從事的工作缺乏熱情。從清早被鬧鍾吵醒,一副茫然若失的面孔到“周一恐懼症”、“節後疲倦症”,“不想上班”是這一類族群時常呐喊的口號。
2. 類混自欺的 “阿Q族”
症狀:自欺欺人、混日子、敷衍了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類混族。混迹于職場中的這一族群,近似于魯迅筆下的阿Q,自欺欺人又欺軟怕硬,眼高手低、個人色彩嚴重。
對于未來規劃,他們誇誇其談,不在現實中努力奮鬥,只是作一番精神上的假想,求得虛妄的勝利。不思進取混日子,無危機意識,年紀輕輕卻如同進入了“退休”狀態。
3. 機械冷漠的“木乃伊”
症狀:上班冷漠、下班沈默、機械作業
理想與現實的懸殊、個人規劃與職業目標的沖突等因素,讓越來越多的職場精英成爲了“木乃伊”群體。這部分人上班時機械工作,對同事冷漠,苦熬下班;回家後像電腦死機一樣,隨即落入“下班沈默症”的圈套。
調查數據顯示,近九成的人員在年複一年的機械化作業中,會産生疲憊、困乏的心理,沒有追求,亦沒有效率,反應遲鈍猶如“木乃伊”。
4. 遇事頭如鼈的“駝鳥族”
症狀:趨利避害、躲事怕事、害怕承擔
“遇事頭如鼈,遇食頸如鶴”是“駝鳥族”人群的典型表現。職場中不乏這樣的族群,他們會在事情發生時,急于逃避責任,害怕承擔;存在利益時,又忙于爭取,渴望謀得私利。
知名企業HR評價,鴕鳥族人群看似聰明,實則在逃避責任的同時極有可能喪失掉成功的機會。
5. 消極怠工的 “懶人族”
症狀:不思進取、養尊處優
“不要跟我比懶,因爲我懶得跟妳比!”可謂“懶人族”心態的至理名言。中華英才網在調研中發現,超過45%的人雖然對現有的工作表示不滿,但卻不願意改變現狀,處于一種消極怠工的狀態。
“懶得跳槽、懶得拼命、懶得辭職、懶得重新開始……”是他們挂在嘴邊的道理。深深的職業倦怠感,讓這一族群的人們不再嘗試用創新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只是一味機械、枯燥、周而複始的工作著。
由此發現,上班族對待工作的狀態可見一斑。中華英才網調查顯示,75%的上班族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熱情,處于麻木的狀態;68%的上班族工作的不開心。中華英才網人力專家建議,工作不僅是獲得物質生活的保障,也是展示才幹和實現自己夢想的舞台。都市白領職場病態的産生,不僅直接反應了他們對待工作的態度,而且間接折射了雇員與職位沒有實現完美匹配的現象。在職場中,人們只有從事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才能迸發求知的欲望與強烈的激情,生活才能充滿陽光。
找妳愛的工作
偉人會死、思想會過時、産品會淘汰、市場不再一樣、技術推陳出新、管理潮流會改變,唯獨作爲引路明燈和激勵源泉的愛經久不衰。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雖功成名就但仍然在田間地頭忘我的工作,不爲別的,只因他熱愛從事的工作;“兩彈元勳”鄧稼先毅然告別妻子兒女,隱姓埋名進入飛沙走石的戈壁灘,不爲別的,只因他熱愛自己的工作;被譽爲“世界股神”的巴菲特去圖書館翻譯所有關于價值投資的圖書,在地下室查閱曆史上所有的股票交易資料,甚至在蜜月旅行時在汽車後備箱裏放上大量資料以備學習,不爲別的,只因他對投資行業充滿熱愛。熱愛所從事的工作對一個人的成敗至關重要,帶著愛工作,“勞動就是有形可見的愛”。
專家認爲,如果妳愛自己的工作,妳將不會感到疲倦;如果妳愛自己的工作,妳會感覺到充實和幸福;如果妳愛自己的工作,妳才會付出100%的努力。不論從事哪項事業,熱愛自己的工作,實現人職的完美匹配,都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反,如果從事著自己並不熱愛的工作,妳將會落入上述五種職場病態的魔障,不僅夢想漸行漸遠,生活也會索然無味。
曾經讀到過這樣的段子,老板問員工:職業和事業的區別是什麽?員工說:很簡單,所謂事業,就是今天幹了明天還想幹;所謂職業,就是今天幹了明天還得幹。愛妳的工作嗎?愛就好好愛,不愛就甩開職場病態,另找新歡吧!
關注更多商學院MBA《社會聚焦》請浏覽:http://www.abcollege.com.hk/news/media.html
評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