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商同學會

當前位置:首頁 > 亞商資訊 > 亞商同學會

東莞MBA理事會2013年蛇年春節感想

點擊:1036 日期:2013-07-09 選擇字號:

亚商MBA:欧阳静

  春節,是一個契機,是生活的亮點,是在風雨之中飄搖的我們停靠的港灣,而這個習俗,正創造了一種溫馨的氛圍,把家人朋友之間的心凝聚在一起,也把13億中國人的心凝聚在一起。
  2013年,當我步入25歲的年紀,才發現自己真的長大了,真正成熟了。不再甘心一直做父母寬厚臂膀下的那位小女孩,什麽都不懂,什麽都讓父母操心。我漸漸清晰了25歲後自己要的是什麽,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而父母也慢慢變老!
  今年是2月9號的除夕,我們是5號回的家,回家前收到一位朋友的信息。在這裏與大家分享一下:(春節回家要做的六件事)1.耐心地聽父母跟妳說家長裏短,雞毛蒜皮,不要打斷他們。2.在父母面前別生氣,妳的表情直接牽動著他們的心情。3.陪伴父母上街,幫他們拎東西。4.父母說了不該說的,即使過于“迂腐”,妳也應該聽著,別不屑一顧。5.給父母講講外面的世界。6.多陪父母待一待。這六點讓我很感動,無疑是這個春節與父母相處最好不過的箴言!
  人間最溫暖的真情就是能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爲了賺錢,爲了抱負,離家在外辛辛苦苦打拼,時間久了才發現家人就在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今年的春節,我們穿梭于湖南湖北兩地,一起感受到兩種不同的節日味道和風情。
  湖南株洲醴陵:從農曆臘月廿四起(部分地區和土家族自臘月廿三起),至臘月三十日,是湖南各地非常重視的傳統節日。各家在廿四日團聚過“小年”,廿八日打掃庭除。最爲隆重的當屬臘月三十除夕夜,遊子遠歸,合家歡聚吃團圓飯,謂之年飯。豐盛的年夜飯是 各家各戶都少不了的。年飯以豐盛爲要,雞鴨魚肉蛋蔬,滿桌杯盞,魚是各家各戶必不可少 的一道菜,寓“年年有余”;在大年三十夜,民間有守歲之俗,合家圍爐團 坐,辭舊迎新,許多地方有燒柴蔸火習慣,取“財頭”諧音,希望新年大吉大利。大家都知道有俗語稱,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這樣玩弄文字的目的在于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飲食習慣。湘菜愛放辣椒,辣椒可說是湘文化的精神圖騰,制法也是多種多樣,辣字當頭,也兼顧色、香、味,讓食客吃罷汗流浃背,唇齒留辣,回味良久啊!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卻都是普通之物,如老姜炒子雞,湘潭剁椒魚頭、毛式紅燒肉等,均是經濟實惠之物,價格與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廣受大衆食客追捧.
  株洲新年景象
  開門炮:初一淩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征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
  拜六神:打過開門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中堂懸挂祖宗圖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竈神、檐頭神、白虎爺、井神、土地神、財神)。民間認爲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護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業興旺。
  拜祖:各家要祭拜祖宗。先列供品,擺好酒盅、筷子,在酒蠱裏斟上黃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間要擺一條長椅,然後點起紅燭,並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竈神等所有神龛香爐上焚香。待紅燭燃過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將焚完,此時開始燒"金紙"(一種貼著金箔,折成元寶狀的紙錢,俗信經過念經才有效),放鞭炮。最後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動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時,供桌上的禮品不准動;凡祭拜過的供品,除糕點果品外,均要重新煮過或經蒸氣熱過才能吃。否則,都認爲是對神靈、祖宗的不敬。
  湖北宜昌當陽:當陽,是湖北省的一個小城市。當陽曆史悠久,古爲權國,戰國時期秦始建當陽縣,當地的煤炭資源較豐富。當然,這裏的習俗也是非常多的。
  當陽人愛吃鹹,每逢蔬菜旺季,幾乎家家腌制鹹菜。傳統的有鹽菜,鲊廣椒。農曆臘月間,戶戶腌臘肉、制香腸,這是春節的傳統食品。當陽的中老年人非常勤奮,閑不住,孩子們都在外面打拼創業,老人則在家種地養牲口,自給自足。平時吃穿所用皆爲手工制作,我的公公婆婆就是最好的寫照,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心裏由衷的敬畏他們!
  家家戶戶都設有一個暖爐房,燒木材環保又經濟。是親朋好友的最佳聚集場所,無疑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湧現一股暖流,也給年味兒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下圖供未見過的

  朋友欣賞:

  過年了,這是最熱鬧的時刻。農村過年前家家要殺豬,這是長期以來一直保留的習俗。殺年豬一般是在進入臘月時進行的。殺完年豬,就是灌香腸、熏臘肉,以備過年食用。大年三十,家家都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鞭炮聲日夜不覺。每逢過年都是如此,更無一次不一樣,天一擦黑,禮花就綻放在了天空中,無比美麗。
  宜昌新年景象
  一、掃塵貼對聯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幹幹淨淨迎新春。“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貼對聯作爲中國獨特的語言藝術和書法藝術的結合體。不僅在中國燦爛的文化藝術寶庫裏占據了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學殿堂裏也放射著奇異的光彩。除夕那天,我,老公,公公我們三兒哼著歌兒貼上了對聯,一起祈福納祥。

 

  二、臘月廿九、大年三十
  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爲30日,月小29日),稱之爲“除夕”。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日子。由于農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這一天常常不論是二十九還是三十,習慣上都被稱爲“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本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三、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阖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四、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新年共同的感受是:沒有豪華奢侈的鋪張,舒適的環境,親切的面孔,熱氣騰騰的飯菜,享之不盡的人間親情,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徹底的放松自己,無拘無束。
  最讓我感動的畫面

  父母辛辛苦苦一年,爲兒女准備的親手做的年産品打包,老人的大愛在這一刻停滯。願這一刻定格爲永恒,也希望永遠能陪在父母身邊。當他們慢慢老去,當某一天他們離開我們,我不知道能承受這一切的勇氣有多大。所以最重要的是珍惜現在,多盡孝!
  人生在世,相惜于品,相敬于德,相交于情,相隨于義,相擁于禮,相信于我,相享于受,相思于節。沐浴在新的一年的陽光裏,沈浸在親人濃濃的愛中,心裏默默的祝福我的親人們平安健康,也祝願普天下家庭幸福美滿,萬事如意!

香港亞洲商學院|在職MBA|職業經理人培訓|管理培訓

香港網:http://www.abcollege.com.hk  大陸網:http://www.abcollege.cn

評論信息

暫無留言!
發表評論
姓名:
內容:
驗證碼: 點擊換一個 看不清?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爲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産品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4.不支持HTML代碼且留言要通過審核後才會顯示,請勿惡意留言。